4-4-2024
經文
傳六1-12
1我見日光之下有一宗禍患重壓在人身上,2就是人蒙神賜他資財、豐富、尊榮,以致他心裡所願的一樣都不缺,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,反有外人來吃用。這是虛空,也是禍患。3人若生一百個兒子,活許多歲數,以致他的年日甚多,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,又不得埋葬;據我說,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。4因為虛虛而來,暗暗而去,名字被黑暗遮蔽,5並且沒有見過天日,也毫無知覺;這胎,比那人倒享安息。6那人雖然活千年,再活千年,卻不享福,眾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? 7人的勞碌都為口腹,心裡卻不知足。8這樣看來,智慧人比愚昧人有甚麼長處呢?窮人比眾人面前知道如何行,有甚麼長處呢?9眼睛所看的比心裡妄想的倒好。這也是虛空,也是捕風。10先前所有的,早已起了名,並知道何為人,他也不能與那比自己力大的相爭。11加增虛浮的事既多,這與人有甚麼益處呢?12人一生虛度的日子,就如影兒經過,誰知道甚麼與他有益呢?誰能告訴他身後在日光之下有甚麼事呢?
背景
傳道者仍以虛空捕風來總結人生的各種現象 — 財富尊榮、長壽多子、口腹之慾……。
經文淺釋
1.「知道何為人」(10節) — 即「至於人是甚麼,這也早被知道」。
2.「影兒」(12節)— 指人生的不實在。
經文默想
中國人有子萬事足,將一切生活、理想全寄託在子孫身上,老來便依靠子孫的奉養,安渡晚年。兒孫滿堂給人一種安全感,有所憑藉,子孫成了人的保護。
但世上有忤逆的子孫,反哺愈來愈變得奢談。今日妄顧父母恩情的大有人在,或有人只知供養父母而不懂尊敬父母,對待雙親如同呼奴喝婢。因此若人將一切希望都放在兒女子孫身上,到頭來可能空餘失望,兒孫為人帶來的可能是不安多於平安!
傳道者帶著悲觀的嘆息:「人若生一百個兒子,活許多歲數,以致他的年日甚多,心裡卻不得滿享福樂,又不得埋葬;據我說,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。」他無情地指出兒女並不是福樂的保證,靠兒女保護,豈不就如用破傘擋豪雨!
人生可悲之處是錯信人,當一生如影兒經過,滿以為老來之時,子孫可以成為生活的保障,可是到頭來發覺並不可靠,那時恨晚也太遲。雖然子女能保護人,但總不及神的保護。
「有子萬事足」若改為「有神萬事足」,就肯定不會有差錯了。
我是不是寄望子女的照顧多於仰望神的保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