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-2-2022

  

經文

羅十二8

8或作勸化的,就當專一勸化;施捨的,就當誠實;治理的,就當殷勤;憐憫人的,就當甘心。

背景
保羅指出基督徒的生活見證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服侍,也是一種應有的基本原則。

經文淺釋

  1. 「勸化」(8節)—指教導、安慰和鼓勵。
  2. 「治理」(8節)—指作領導的。

經文默想

  1. 服侍別人需要甚麼質素?
  2. 我擁有甚麼恩賜可服侍弟兄姊妹?
  3. 保羅為何強調憐憫是服侍別人應有的態度?

「敬拜是個人親身經歷神真實的同在;它使我們充滿喜樂,並以令人甦醒的生命水流,洗滌我們裡面的靈。」
鍾思


  初期教會很注重救濟的工作,例如供給饑渴者食物、探訪病人、賑濟貧民、照顧孤兒寡婦等。同樣,今日教會也重視慈惠的工作,鼓勵信徒以行動幫助有需要的人。然而,我們要注意保羅的提醒,就是一切的憐憫行動,都必須發自內心的樂意。
  憐憫這種品質必須出於愛心。保羅這樣說,很可能由於有些人的憐憫並非出於真情!也許只是為了達到基督徒應有的表現而已,或為賺取別人的稱讚,誇耀自己的愛心與能力,甚或是為滿足人對執事身份的要求而行!我們實在要小心,因神並不喜悅一切出於偽善、漫不經心的行為。
  甘心的憐憫,是來自神的一種恩賜,施憐憫的人滿有耶穌基督慈憐的心腸,有敏銳的目光看到人的困苦與需要,他能以真誠溢愛之心來回應困苦者的需要。弟兄姊妹,你的憐憫行動是甘心專心地為了他人,抑或是自己呢!?


我能對困苦和需要的人發出內心的憐憫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