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-2-2022

  

經文

羅十二16

16要彼此同心;不要志氣高大,倒要俯就卑微的人(人:或譯事);不要自以為聰明。

背景
保羅指導信徒應如何與肢體相處。

經文淺釋

  1. 彼此同心—可譯和睦共處。
  2. 志氣高大—指驕傲。

經文默想

  1. 甚麼態度會破壞同心的生活?我有這種態度嗎?
  2. 與比我軟弱的人相處,要有甚麼態度?

「靈修不是純思維或純感覺的存在,而是兩者兼顧,一起進到神面前。」
傑西迦


  不同心的原因往往是各人自高自大,自以為聰明。人與人一起相處時,自然地比較優劣、智愚,而當人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比人優勝時,便容易在心裡產生一種自我的優越感,因著這種比對性的優越感,有些人會大發慈悲地對待比他們卑微的人。
  然而,這種以高大的志氣,自以為聰明的心態所行的憐恤,其實是一種自視為「英雄」「打救」世人的心態。坦白說,這等心態只是可憐,不是憐憫。
  憐憫帶有「俯就」的意思,由比較優勝、智強的一方,體恤扶助較弱的一方。這種體恤扶助乃基於領略了神也是這樣對待我們,我們只是蒙恩的人,以致產生身同感受之情,甘心樂意地與對方共同分享所得的恩。
  弟兄姊妹,你是否覺得自己比人優越,而又想顯明這種優越,因此站在低微人的中間呢!?


我能排除自我的優越感,去與別人分享神的恩典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