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-12-2023

  


經文

耶八18-九1
18我有憂愁,願能自慰;我心在我裡面發昏。19聽啊,是我百姓的哀聲從極遠之地而來,說:耶和華不在錫安嗎?錫安的王不在其中嗎?耶和華說:他們為甚麼以雕刻的偶像和外邦虛無的神惹我發怒呢?20麥秋已過,夏令已完,我們還未得救!21先知說:因我百姓的損傷,我也受了損傷。我哀痛,驚惶將我抓住。22在基列豈沒有乳香呢?在那裡豈沒有醫生呢?我百姓為何不得痊癒呢?1但願我的頭為水,我的眼為淚的泉源,我好為我百姓(原文是民女;七節同)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。


經文默想

耶利米對百姓的感情如何?與神對百姓的怒氣有衝突嗎?


屬靈視線

「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,屬靈真理若不受歡迎,它就會離去,而當這真理離開視線,那世俗主義者就集中他的注意力在有關他的官感的事情上。」
馬維思


  人稱耶利米為「流淚的先知」,事緣在於耶利米書九章一節:「但願我的頭為水,我的眼為淚的泉源。」
   耶利米一生哭泣,當然不是每一天都高聲哭號,相信更多時候是在心底裡飲泣流淚。先知的眼淚不是賤賣亂拋的貨品,每一滴眼淚都是真情的流露,先知的眼淚不是為自己而傾流,而是在神人之間的矛盾中給擠出來的。
   耶利米、猶大百姓與神三者構成一個互為關係的三角,耶利米是神的先知,他的使命是指出百姓悖逆的罪;耶利米是百姓的一份子,所以他不忍百姓受損傷;但神卻是一位以公義審判的主,他不能以有罪的為無罪,於是作為先知的耶利米,只好一方面宣告神的審判,另一方面又為百姓的被殺而晝夜哭泣。
   先知沒有為疏導這種三角關係,而將原本複雜的關係簡單化,只要他選擇單站在神那一邊或百姓那邊,局面就完全不同。或者他可以不理會百姓的生死,因為他們罪有應得;又或者他可以單為百姓求赦免,不傳遞神的審判,可是先知都沒有這樣做,他仍選擇在神與百姓間作中間人,承受當中的折磨,因為他是個真情至誠的人。

我如何方能洗去冷漠,作個真情流露的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