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-1-2025

  

   

經文
約一︰43-51

43又次日,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,遇見腓力,就對他說:「來跟從我吧。」44這腓力是伯賽大人,和安得烈、彼得同城。45腓力找著拿但業,對他說:「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,我們遇見了,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。」46拿但業對他說: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?」腓力說:「你來看!」47耶穌看見拿但業來,就指著他說:「看哪,這是個真以色列人,他心裡是沒有詭詐的。」48拿但業對耶穌說:「你從哪裡知道我呢?」耶穌回答說:「腓力還沒有招呼你,你在無花果樹底下,我就看見你了。」49拿但業說:「拉比,你是神的兒子,你是以色列的王!」50耶穌對他說:「因為我說『在無花果樹底下看見你』,你就信嗎?你將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」;51又說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,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。」


經文淺釋

  1. 「拿撒勒」(45節)— 建在加利利境內高山地上的城;是耶穌長大的地方。
  2. 「真以色列人」(47節)— 可譯作「確是個以色列人」。
  3. 「無花果樹底下」(48節)— 猶太人有一個習慣,是在無花果樹下默想經經。


經文默想

  1. 耶穌為甚麼揀選腓力去跟從他?(43節)
  2. 拿但業在見耶穌的前後,表現有甚麼不同?為甚麼?(45-49節)

   


   我們每一個人,都需要別人的了解和接納,甚至期望得到別人的欣賞。我們嘗試竭力的表現真我,用真誠的態度,去表達自己,但有時遭誤會還是免不了的,因為人常是欠缺了一份洞察力。主耶穌卻是一位洞察人心的神,他最是了解我們。
  那天,主耶穌遇見腓力,便呼召他來跟隨,顯然主是對他有深切的認識。主耶穌不但認識腓力的背景,也洞察他的為人。他愛他的慷慨,常願意將好東西與別人分享;他也喜歡他那份熱情的反應,和那顆真誠的信心。因此,耶穌樂意接受腓力作他的門徒。
  另一位耶穌看見的人就是拿但業。拿但業是否對耶穌一點不認識?他竟說: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?」我們會想,拿但業這個人真沒頭沒腦,只懂看事情的表面,一點深度也沒有!但主耶穌卻能洞察拿但業的內心,欣賞他的正直無偽,願意讓他認識主更多。

 

因著主耶穌的救贖,我被神接納了,我能同樣的接納自己和欣賞別人嗎?

親愛的救主耶穌,多謝你救贖我,接納我這個罪人。你能洞悉人心,接納人的軟弱,更欣賞各人生命的美善。求主幫助我學習接納自己,又能欣賞我身邊的人。奉主命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