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-1-2025
經文
約四︰46-54
46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,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。有一個大臣,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。47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,就來見他,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,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。48耶穌就對他說: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49那大臣說:「先生,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。」50耶穌對他說:「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!」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。51正下去的時候,他的僕人迎見他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52他就問甚麼時候見好的。他們說:「昨日未時熱就退了。」53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「你兒子活了」的時候;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。54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,是他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。
經文淺釋
- 「他甚麼時候見好」(52節)— 意思是他甚麼時候轉好,熱病減退。
- 「昨日未時」(52節)— 昨天下午一點。
經文默想
- 大臣要求耶穌趁他兒子還沒有死,就去醫治他,是表示那大臣對主存有怎樣的信心?(49節)
- 為甚麼耶穌沒有跟隨大臣回家,而只說他的兒子好了?(50節)
- 大臣聽了耶穌的話,他的信心與以前有甚麼不同?(50節)
主耶穌在世時,常行醫治病,但他不是普通的醫生,他的醫治是帶著權能,叫求醫者不但身體得醫治,信心更得著更新。
迦百農的大臣是慕名而來,求耶穌醫治他的兒子。但在基本上,他們自己已有一套醫治的觀念:趁病人還活著就及早醫治,否則便會太遲。在人來看,大臣的建議,不失為一個實際的方法,但是耶穌卻看出大臣對他的信心,只是局限在這觀念上。因此,耶穌讓大臣更深經歷他醫病的大,目的是要幫助他突破原有的信念,使他對耶穌醫治的能力,有一個全新的認識。
我們是否也須要有這樣的突破?也許我們會發覺,當我們向神祈求時,每每將著眼點放在成就事情的方法上,愛祈求神這樣作、那樣作,卻忽略了一件更重要的事,就是將我們的信心放在成就事情的神身上。我必須知道,神有千萬個成事的方法,但他最關心和願意去成就的事,就是我們的信心,因著認識他和他的大能而得著增長。
在我向主祈求,若他不按我所求的方法成就時,我會覺得有挫折感嗎?
掌管我生命的主耶穌,你的意念超過我的意念,你的能力超過我的想象。求你讓我將信心超越禱告事情的方法,讓我藉祈禱將信心建立在你身上。因為你才是成就祈禱的神。奉主名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