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-1-2025

  

   

經文
約五︰1-9

1這事以後,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,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。2在耶路撒冷,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,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,旁邊有五個廊子;3裡面躺著瞎眼的、瘸腿的、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。(有古卷加:等候水動;4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,水動之後,誰先下去,無論害甚麼病就痊愈了。)5在那裡有一個病人,病了三十八年。6耶穌看見他躺著,知道他病了許久,就問他說:「你要痊愈嗎?」7病人回答說:「先生,水動的時候,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;我正去的時候,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。」8耶穌對他說:「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吧!」9那人立刻痊愈,就拿起褥子來走了。


經文默想

  1. 為甚麼畢士大池旁滿是病者?(2節)
  2. 躺在池旁那個病了三十八年的人境況怎樣?你猜想他心裡有甚麼感受?(7節)
  3. 為甚麼耶穌要問那病人「要痊愈嗎」?

   


  在青年人的字典裡,幾乎沒有「絕望」這個詞語,因為青年的心總是滿懷希望的。然而,在現實的生活裡,我們不多不少也會遇上棘手的事,雖幾經努力,仍得不到解決,別人亦未必能助我們一臂之力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該怎樣辦?要放棄,還是空在等?讓我們從那病了三十八年的人的經歷中,得著一點啟迪。
  那是一個處於極度絕望的人,他的悲哀不單是因為經年患病,而是失望,這失望更不停地每天重演。畢士大池原來是病者的一個希望之源,但對那人來說,只是無數落空的希望。因此,面對一個前來幫助他的人,他也不敢向他求助。他怎料到,來者正是那位樂於賜人希望的主耶穌。
  我們也許同樣經過多次的失敗,不願再嘗試了。然而,遇上失敗,並不表示神再不施恩予我們,反之,若是我們抱著絕望的心態,卻正表示我們忘記了那位樂於賜人希望的主,拒絕他施予援手。主耶穌也正在向我們問道:「你需要幫助嗎?」

 

最近我曾放棄繼續做甚麼的事?我怎樣才可對那事抱有新的希望?

賜人希望的主耶穌,原諒我有時也會有灰心失望,想放棄,想停止的時候。因為單靠我自己,看不到明天會有希望。我願意重新將希望和明天投靠在你身上,因為你是賜人盼望的上帝!奉主名求,阿們!